冯骥才:守护中华民族的“根性文化”

2012-06-21
                


    编者按: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兼任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2012年6月5日,“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在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举办,围绕古村落保护相关议题记者采访了冯骥才先生。

    记者:您不仅在两会上提出了“文化的根在农村”的观点,而且近十年来也一直在关注村落文化的保护,在您眼里,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冯骥才:首先,村落文化是一种“根性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农耕时代遗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中,而村落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文化真正的根扎在农村。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全面转型,在文化形态转型过程中人们应该具有高度地文化自觉,即应自觉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积极地去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
    其次,古村落是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每一个村落都是一部历史。人在村落中生活,有意无意地创造着这个地方独有的、不可取代的地域文化,从而产生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而中华文化的灿烂性正体现在文化的多样性上。中国人讲究风水,村落承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具有多样性的村落文化形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厚重。如果村落消失了,它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会消失,文化也会变得稀薄,从而失去其博大性和丰富性。这种危机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因为少数民族生活的村寨大多分布在农村。如果村寨没有了,文化也会随之消失,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因此,保护村落文化,不仅仅是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在保护文化的本质根髓。
    第三,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村落文化保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当前的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中青年农民进入城市造成了农村“空巢化”的现象,加上农民缺乏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造成了传统村落文化的迅速衰落。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采取了古村落普查以及古村落名录编纂等措施,下一步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保护古村落文化。由于不同村落的文化传承、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差别极大,所以,需要通过实地调研探求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保存和传承文化是知识分子的使命,当前,积极呼吁全社会关注村落文化保护是一项紧迫的使命。
    记者:有人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精神的DNA,您这样认为吗?
    冯骥才:中国人文化的基因,也是我们中国人身份的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精英文化,比如孔孟文化;另一部分是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广大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DNA。一个民族要发展自己,在发展过程中不迷失自己,不仅要注重GDP,更要注重DNA。
    记者:当前中国的古村落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态?
    冯骥才:有两个统计数字可以说明,一是,据调查,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自然村从360万减少到270万,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平均每天都有一二百个自然村消失。第二,湖南大学的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对西南17个省的113个县的村落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传统历史的村落在2004年共有9700个,到2010年只剩4700个,每天损失1.6个。村落的这种消失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但更为可怕的是,连同村落一起消失的是一代一代通过口述传承下来的保存在记忆里的非物质文化,因为没有统一的考证和记录,导致了大量的珍贵文化信息的消失。
    记者:造成村落遗产快速消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冯骥才:古村落消失的速度非常快,主要原因有四个。第一,城镇化导致许多村庄的合并。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村落都有丰厚的传统,但是村落的消失一定伴随着文化的消失。第二,新农村高速建设过程中的破坏。在此之前,人们没有对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规划,缺少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所以就形成了文化的破坏。第三,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村庄留守人员越来越少,导致了“空巢化”的现象。第四,科技发展带给现代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了传统文化延续的进程,这一系列的因素就导致了村落文化的破坏。
    记者:从2006年开始,中国民协在全国各地举行过很多次保护古村落的会议,这些会议取得了哪些成果?
    冯骥才:我认为最主要的成果是让大家认识了文化的意义。其实,民间文化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例如春节是中国人生活中的节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春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重要意义。人们在村落的居住条件可能不如城市的好,但是城市没有农村文化的那种丰富性。现在的农村古村落在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小别墅,原有的文化生态已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自觉认识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越早越好,这正是中国民协组织论坛活动的意义所在。
    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村落文化保护工作的第一主体应该是政府,但政府现在还没有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意义,所以,需要通过开展调研以及组织专家论坛等方式在知识界乃至全社会凝聚共识,同时把这样的信息传递给政府。
    记者:抢救保护古村落最紧迫的工作是什么?
    冯骥才:现在紧急要做的工作就是盘清家底,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正在联合对古村落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普查,最终要制定一个判断村落是否属于传统村落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古村落的标准有五个,第一,具有完整的面貌;第二,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第三,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具有有地域性特点的民居建筑。第五,不能是空村。
    记者:在当前的形势下,具体应该如何开展古村落保护工作?
    冯骥才:村落是从事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单位,因此,古村落保护的主要工作应该由政府来完成。古村落名录统计出来后,如何保护将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想,应该根据每个村落的不同情况进行保护,总体上应该遵循两条原则:第一,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真性保护;第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比如,西塘古镇,借鉴了古希腊的形式,建筑靠街的外立面不动,内部进行防潮和加固整修;乌镇则把原村民全部搬出去,请设计师重新设计了古朴具有电影效果的场景,形成了新的村落景观,但我认为这样虽然好看却失去了村子的“魂魄”;丽江束河古镇,是老村落保留不动,建一个新区让村民经商谋生;婺源为了保护徽式村落建筑的统一性,设计了六七种建筑外观,外面看白墙灰瓦的马头墙与蓝天白云、黄色油菜花自然组成了一幅画卷,内部是现代的建筑风格,这种方式既保持了村庄的原有风格,又使生活得到了提升。
   记者:以山东省为例,北方的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有哪些特殊性?
    冯骥才:学术界对古村落分布做过一种区域划分,分出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域,山东属于黄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分布在齐鲁大地的山东村落建筑有一种阳刚之气,山东的古村落保护要保持这种文化特色。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山东在全国属于发展较早的地区,发展经济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文化准备”,所以,发展越快丢失的文化也越多。山东古村落文化现在保留较好的是偏远地区,以及和邻省交界的地方。对于文化遗产,千万不要用“开发”一词,联合国对于保护文化遗产有一个定位是“利用保护”,利用的意思是利用它的文化给人以精神的影响,而并不是用它来赚钱。另外,政府要给予扶持,专家要给与帮助。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概念,我支持这种观点,因为这个观点落脚在“保护”上,通过生产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这些年,中国民协与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合作,对山东的木板年画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记者: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协调?
    冯骥才: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之所以协调不好,真正原因是对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少文化的自觉。一个社会的发展应该注重文化品质的提升,中国现在正迅速富起来,需要对价值观进行重新思考,在社会上形成尊重文化的氛围。一个社会的富有不仅是指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文化上的。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不一定是做大做强,但一定是做精做细,深入人的心灵。
    记者:大学博物馆已经成为收藏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您认为应该如何发挥大学教育对于文化传承作用?
    冯骥才:首先,大学的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文化积累的深度呈现。大学博物馆重要作用就是“存录”,比如,哈佛大学博物馆是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存有包括像中国古代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在内的世界各地文化珍宝,它对文化的存录显示出大学对于文化的尊重和大学本身的文化积累。
    其次,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学习、交流的地方,是人们跟历史遗物亲近的地方。它一方面存有关于历史的文字记录,另一方面存有各式各样的文物,这些文物是历史的“羽毛”,通过这些“羽毛”,人们能感受到曾经鲜活的生命气息。

 

采访:李甜甜

 

上一条:李玉祥:用镜头真实定格老房子

下一条:孙磊:民居宅院设计中的和谐思想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